老大常欺負小的怎麼辦?父母必學SOP
家裡有兩個小孩的家庭可能都會面臨這樣的難題:想做到公平對待每個孩子,但現實情況卻往往不盡人意。先是二寶還小,需要給予更多的照顧,大寶失去父母的關注而鬧脾氣;再來是大寶正值學習期,需要更多的時間輔導學習,二寶看到之後感覺受到冷落,造成老大常欺負小的,或小的求關注整天哭鬧,身為父母該怎樣做才好呢?
手足之間的嫉妒心很正常,但需正確引導
嫉妒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心理感受,卻不能長久有。長久的嫉妒心理,容易影響人的精神,不利於身體健康,也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和交往。
手足之間的嫉妒心很正常,因為兩個孩子會存在競爭,都想要獲得更多的愛和關注,也會認為原本屬於自己的愛被另一個孩子分走了,這種時候嫉妒就產生了。家長要做的是,學會引導孩子釋放和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一起尋找解決辦法。
許多的父母都是用平等的方式來在解決孩子間的嫉妒心,但其實這種做法往往適得其反。因為:
☆ 不同年齡的孩子所擁有的權利與責任不一樣
☆ 每個不同性格的孩子們對愛的需求方式不同
父母總用同樣的方法來對待大小孩子,刻意給他們會同等的對待、同樣的物質,這種做法其實是一種偷懶,並不能有效安撫孩子的嫉妒。你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們的需求,知道滿足兩個孩子的不同方式。
為何大寶抗拒二寶的到來
1、父母敷衍大寶的態度
生二寶不僅是父母兩個人的事,大寶作為家庭成員之一,爸媽有必要告知大寶,不要事事隱瞞事事敷衍。只是簡單告訴大寶將會有一個弟弟妹妹,並沒有告訴他:爸媽將來照樣會疼愛大寶,大寶作為哥哥/姐姐也要一起愛護弟弟妹妹。
如果大寶對二寶的到來只是有個模糊概念,或會誤以為二寶是來搶奪寵愛,從心理上排斥二寶。
2、大寶沒有了安全感
大寶之所以會去欺負二寶,大多是因為大寶認為父母愛二寶更多些,心裡沒有了安全感,於是透過欺負二寶的行為表達不滿以及引起父母的注意。
3、父母過於責備大寶
待二寶出生後,父母在日常裡會多照顧二寶,認為大寶比二寶大,少些關注沒有關係。所以父母容易忽略大寶的情緒與行為變化,只是一味地認為大寶學壞了,只批評指責,不去瞭解大寶的想法,不理解他的不安感,反而讓他更叛逆。
4、在二寶面前批評大寶
即使孩子年紀再小,也有自尊心。父母如果在二寶面前批評責備大寶,不只會讓大寶覺得丟臉難受,還會讓大寶認為是二寶的原因導致自己受罰,遷怒於二寶,變得更加討厭二寶。
父母應懂得協調大寶二寶關係
第一步:耐心溝通 巧妙引導
在決定要二胎之前,爸爸媽媽們最好跟大寶先進行溝通,如果大寶表現出抗拒的情緒,家長千萬不能因此就對大寶發脾氣,或者說出“你看某某某,人家也有弟弟妹妹,多幸福啊”之類的話,這樣會讓大寶的叛逆情緒更嚴重。
爸爸媽媽們要做的就是耐心地跟孩子繼續溝通,引導他們說出不喜歡弟弟或妹妹的原因,如果他們是擔心弟弟或妹妹出生後會分走爸爸媽媽的愛的話,家長就要立馬表明自己的立場,告知孩子“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爸爸媽媽永遠愛你們兩個”,以此來消除大寶的顧慮。
如果大寶是擔心弟弟或妹妹會跟他搶玩具的話,家長也可以這樣安慰,“那是因為弟弟或妹妹不懂得怎麼玩玩具,你可以當他/她的小老師啊,這樣他/她就乖乖聽你的話了。”
總之,大寶的情緒和感受,家長們要時刻關注,並進行及時的疏通開導。
第二步:平等對待 避免比較
二寶出生後,所有人都圍著剛來報到的家庭新成員轉,爸爸媽媽更要格外關心大寶,讓大寶切身體會到,原來弟弟或妹妹出生了,爸爸媽媽真的還是很愛很愛我的。大寶心理上得到了滿足,就會逐漸放下對弟弟或妹妹的戒備,從而試著去接受他/她。
當然,要做到平等對待,爸爸媽媽們在平時也尤其要注意兩點說話的方式。
1、不要當著兩個孩子的面說出“你做得不夠弟弟或妹妹好”或者是“你看弟弟多聰明多厲害”之類的話。這樣很容易損害大寶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他覺得自己在爸爸媽媽的心中是不夠好的,從而傷心失落。
2、不要跟大寶說“你要讓著弟弟或妹妹”。這話一說出口,其實就已經違背了爸爸媽媽之前跟大寶承諾的平等對待。孩子最在意的就是:爸爸媽媽處理事情公不公平。如果要大寶讓著二寶,很容易讓大寶覺得父母不公平,從而心生怨念。這樣的話,大寶可能找到機會,就會欺負二寶,以此作為報復。
第三步:營造環境 獨立相處
爸爸媽媽需要為兩個孩子製造更多獨立相處的時間,當然並不是把他們單獨留在家裡,而是在視線可及的範圍內,儘量不要去打擾他們的活動。
孩子是需要玩伴的,如果大寶和二寶在獨處的過程中,能夠共同經歷一些事情大寶對二寶的好感度就會增加。比如,爸爸媽媽可以提前播放一些好看的關於跟兄弟姐妹相處的動畫片,讓他們從中感受到兄弟姐妹之間的友愛,從而覺得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也是一件有趣而快樂的事情。
所以,父母不要因為擔心兩個孩子獨處會發生爭執或打架而時時介入他們。孩子之間的感情也是需要空間去培養的,大人只要遠遠地暗中觀察,控制好局面就好了。
資料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相關內容:
如果喜歡敝站文章的話,請給我們一個讚,這是敝站成長的原動力,謝謝您!
免責聲明:站內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醫療或與身心相關之專業問題請洽詢專業的醫師與護理人員,避免造成誤導或誤判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