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及嬰幼兒安全玩具挑選技巧 ST玩具標章怎麼看

小朋友及嬰幼兒安全玩具挑選技巧 ST玩具標章怎麼看

小寶寶們的玩具一直是陪伴他們長大最好的伙伴,但爸媽們最擔心的就是挑選的玩具是不安全的,像是會造成小寶貝身體受傷,或是玩具本身含有毒的成份等,要如何挑選一個安全且適合寶貝們的玩具其實也是一門大學問,以下就為各位分享在網路上整理出的資訊。

小朋友及嬰幼兒安全玩具挑選技巧 ST玩具標章怎麼看
photo credit: pinprick via photopin cc

給小寶寶買玩具,其實是一件值得父母深思熟慮的事情。 當爸媽的千萬不要一踏進商場就被外表絢麗的玩具吸引或是聽命於寶寶的安排,而採購了一堆中看不中用的玩具回家。 與其事後抱怨玩具又貴又沒用,還不如現在做好功課。

每個寶寶都需要玩具

寶寶的身體、大腦發育快速,學習力強,需要多重感覺的刺激,才能有助於多元智能的均衡發展。 讓寶寶玩玩具,除了有助於孩子的理解認知能力、智力、觸覺、運動等機能發展外,對於安撫寶寶的情緒也有不錯的效果。

選玩具分年齡

0~6個月

這時期的寶寶對聲音很敏感。 會發聲的玩具,媽媽講故事的聲音都會讓他高興。

推薦玩具:音樂鈴、音樂盒、小木琴

6~12個月

開始對物體的特徵和運動發生興趣,因此可移動的、能操作的東西會受到寶寶的喜愛。

推薦玩具:上發條類的移動小玩具

1~2歲

能夠讓手眼協調的玩具、可以沿著一定的軌跡運動的玩具,都會受到這一時期寶寶的喜愛。 對於會走以後的寶寶,球可以給他帶來無窮的樂趣。

推薦玩具:小皮球、套桶、立體書

2~3歲

由於想像的發展,開始喜歡用玩具玩角色遊戲。 不同性別的寶寶對玩具的偏好更加明顯,比如男孩子喜歡槍、車,女孩子喜歡娃娃。 你還可以給寶寶選擇廚房玩具、醫護玩具,讓他來扮演不同的角色。

推薦玩具:男孩——汽車、玩具槍;女孩——布娃娃

3~4歲

增強手部的力量和穩定程度,並增加觸覺刺激。 腳踏車之類的玩具可以訓練肌肉大動作的協調性及平衡能力,另外,這一時期的遊戲和玩具也可以加入數學的概念。

推薦玩具:辦家家玩具、腳踏車、串珠

4~6歲

4歲以後是孩子接受各種事物的最佳年齡,形象和知覺發展最敏感,機械記憶能力較強,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開始發展,這時的寶寶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肌肉靈活性和用眼的協調性增強,運動量及注意的持久性加強,玩玩具也有了一定的目的性、計劃性。

推薦玩具:體育和智力類玩具,如跳繩、積木、拼圖

資料來源:大河網-今日消費

如何挑選安全玩具呢?

  1. 查看包裝或玩具本體上是否有『ST安全玩具』標誌。
  2. 查看包裝或玩具本體上是否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核發之『合格標識』。
  3. 查看包裝或玩具本體上是否有中文標示,載明玩具名稱、廠商名稱、地址、電話、統一編號、適用年齡及警語等。
  4. 選購填充玩具(洋娃娃或絨毛玩具等)時,應拉一拉玩具之眼睛鼻子等物件,檢查是否容易脫落,以免誤食發生危險。
  5. 玩具附有繩索時不得超過 20 公分,以免纏繞脖子發生危險。
  6. 檢查是否具有危險尖端或銳利邊緣,以免割傷或刺傷發生危險。
  7. 玩具或其配件之大小,若小於 50 元硬幣,應避免三歲以下兒童使用。
  8. 選購騎乘類玩具時,應檢查輪胎與車身間隙,以免夾傷發生危險。
  9. 具有充電功能之玩具,切勿讓兒童自行充電。( DC24V以下 )
  10. 以塑膠袋為外包裝時,拆開後應即丟棄、銷毀或打孔,以免套入頭部發生窒息危險。

安全玩具的意義:

凡是玩具廠商生產的玩具,送請財團法人台灣玩具暨兒童用品研發中心按照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製定的國家標準,經過各種儀器的檢驗,沒有尖端、銳邊、毒性、可塑劑及易燃等各方面的危險性等,本中心才發給為這件玩具專用的一個「ST安全玩具」標誌,由廠商印製張貼在出售的玩具上,俾便消費者選購識別。中心進行不定期抽檢工作,確保玩具的安全性。

ST安全標章如何看懂?

safety_toy

ST 編號:101年-G10944-21660

說明:

  • 101年 → 取得年份
  • G → 玩具類別
  • 10944 → 廠商代號
  • 21660 → 流水編號(累積件數)

玩具類別:

  • A:代表騎乘類
  • B:代表洋娃娃
  • C:代表填充玩具
  • F:代表電動玩具
  • G:代表非動力一般玩具(如:塑膠、木製玩具)
  • H:代表電子玩具T:代表其他玩具

有玩具相關問題請洽財團法人台灣玩具暨兒童用品研發中心聯絡服務窗口。
聯絡電話:02-87682901
E-mail:[email protected]

以上ST安全標章資訊來源:財團法人台灣玩具暨兒童用品研發中心

 

如果喜歡敝站文章的話,請給我們一個讚,這是敝站成長的原動力,謝謝您!

 

 

免責聲明:站內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醫療或與身心相關之專業問題請洽詢專業的醫師與護理人員,避免造成誤導或誤判情勢!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