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媽媽對於小孩的腿型都會特別留意,像是幼兒時期常會發生的O型腿或X型腿,讓媽媽們深怕寶寶長大後腿型會不好看,所以我們必須在嬰兒期就開始觀察腿型的變化,提前預防。
婦幼醫學專家指出,膝內翻就是俗稱的「O型腿」,一般是指雙踝關節併攏時,在伸直膝關節的情況下,兩側膝關節無法靠攏;膝外翻則是俗稱的「X型腿」,是指雙膝關節在併攏並且伸直的情形下,兩側內踝無法靠攏;若僅一條腿出現膝外翻形象,其形狀如同「K」字,那便是K型腿。
一歲半前的嬰兒期,多半的嬰兒腿型都會呈現15°左右的內翻,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因為尿布造成的,所以又被人稱為尿布腿;在一歲半左右時,幼兒腿型逐漸外旋而變直,則變成了直腿;兩歲半至五歲時,腿型開始會出現膝外翻,表徵是輕型的「X型腿」;再到八歲左右,小孩的腿型基本上已經成長為成人的腿型,即5°~15°的X型膝外翻。雖然此時正常腿型是5°~15°的膝外翻,但因為人體腿部肌肉凹凸有致,但在視覺效果上看就是一雙美麗的直腿。”
有數據指出,三歲以下的嬰幼兒中,膝內翻現象相當常見;在三~四歲的孩童中,20%會有輕度膝外翻;到七歲時,這類型的比例會下降到2%以下。也就是說,孩童在不同階段所表現出的「O型腿」和「X型腿」絕大多數都能自行矯正,不太需要特殊治療,只需要多注意與觀察即可。
但若雙腿的「O型腿」或「X型腿」不對稱,或者角度太大,或是不合乎生理年齡變化的孩童,就可能屬於病理性的「O型腿」或「X型腿」了。 骨科醫師提醒,若發現孩子的腿型出現異常,就應該及時至醫院就診,由醫生做出專業的診斷與治療,看是否需要使用矯正器或矯正鞋來進行矯正。
婦幼醫學專家表示,形成「O型腿」或「X型腿」最普遍的原因,其實是缺乏維生素D。進而引發體內鈣與磷的代謝紊亂,而產生的佝僂病表現。但是「O型腿」與「X型腿」都不能算是佝僂病,只能說是維生素D攝取不足所導致的症狀。
除了缺乏維生素D,骨骼發育不良、軟骨發育不良、成骨不全、腫瘤、外傷、先天異常等,都可能造成「O型腿」或「X型腿」,但這些情形都較為罕見。若在經常補充維生素D的情況下仍然出現「O型腿」或「X型腿」,則會考慮應該是代謝性異常或遺傳因素所造成的「O型腿」或「X型腿」。
專家也表示,多數幼兒過早學習站立或走路,因骨骼發育無法去適應運動的強度,也易造成「O型腿」或「X型腿」。小孩學習單獨站立的年齡不應提早於九個月時進行。寶寶成長至六個月時,可適當進行撐站的練習;八~九個月時,可進行扶站的練習;到了十個月,則可進行單獨站立;十一個月時就可以進行步行訓練;一歲左右則訓練牽手行走,一歲兩個月時再訓練獨立行走。
來源:東北新聞網
相關內容: